11月天 跟著BB幼兒園來趟頭城農場的農夫體驗行!
一早出發 沒啥塞車 走雪隧 不到一小時 就已經從台北到宜蘭囉
只是這頭城農場的入口有點小 一不注意 就給它開過頭了
一到場內 馬上就開始裝村姑 速速帶上手套 圍裙 再加頂草笠帽 馬上就飄古早味了
(老公 你好像有點不情願唷....)
為了體驗農夫的插秧作業 還得換上雨鞋 只是去的時候 天氣不是挺優 一切的一切都有點濕漉漉的
連雨鞋裡也是...(ㄜ 但不穿 鞋子肯定髒到不行)
套上工作大雨鞋 就開始走上不歸路了...ㄟ 是石子路啦
這種濕濕又尖尖的石子路 說老實話 還真不好走 阿娘我也走得慢吞吞
不過這一路走 發現這裡還算沒有太多的開發 有不少動值物可以觀察的喔
路上還有那種大大的鍋牛 看得BB都有點儍掉兼嚇到 哈哈
走啊走的 終於來到插秧體驗場囉
體驗區只有一小畝地 但可別小看這小小的一區水泥窪
一腳踩下 喔~只有一種感覺:這是三小東西啊
原來藏在水底的泥巴就是這樣 黏黏又拉腳的 需要一點動力才有辦法把腳抽離
走在插秧區裡 是要脫鞋子的唷 也必須慢。慢。的移動 切莫心急 以免失腳跌到水裡就好笑囉
插秧也是需要點技巧的
拿到的秧苗就像芸手中的那樣 都黏在一個土方塊上 需要用手一次掰點下來
握在較根部的地方 再往土裡插下去
每一株中間 要有點間隔 要讓稻子長大有空間可以伸展喔
讓我們來瞧瞧認真的小村姑為大家示範怎麼優美的插秧~~
第一步 先從手中的秧苗堆中取出幾根的份量 不要太多 但也不要少到只有一根(這樣是要種到何時啊)
第二步 擺好Pose 邁開腳步 準備彎腰動作 (做足準備 免得腰閃到 這很重要地.....)
第三步 就是用點力氣將小秧苗插入土裡 再跟它說 要乖乖快點長大喔 (這樣好像有點神經@@)
第四步 耶~手中的稻苗全數插完 挺直腰 心情好開心!!! (心裡應該在想 終於把quota都搞定了)
全家 除了BB少爺以外 都下田辛勤工作
以為插秧這事 應該挺輕鬆的 但真正體驗後 發現 這真是個辛苦的工作耶
插個兩大排 彎著腰 好痠唷.....
不過 聽說現在的農夫 不用那麼腰痠背痛 有插秧機可以使著用囉
這只是給我們體驗一下農夫的辛勞 吃飯的時候 要感念這粒粒皆辛苦
我們都這麼辛苦了 但BB在幹嘛呢
有人膽小 不敢下來這種黏黏的土裡啦 一直站在旁邊做監工!!!
還一直唸說 這地上髒髒的 厚...這是泥土地啊 當然嘛會黑黑的
奇怪了 去玩沙坑 都不會嫌髒 這~~好無言啊
哇~正港的打穀機出現囉 不用插電 只要腳踩就好
這一踩 中間的滾輪就會開始用力的轉著 這一轉 把割下來的稻子拿來上面翻來翻去
就會把上面的穀粒給撢下來
看到這種老機器 還真佩服以前人的智慧呢
只要靠著腳踩的動力 讓滾輪的力量把穀子弄下來 不用用手拿稻子拼命打 這樣真的是省很多力氣呢
插完秧 打完穀 體驗還沒結束呢
接著 還去參觀了以前老房子裡面的擺設 一切的一切 都很古早 但也有些年久失修
(BB差點想要爬到阿媽的老床上 速速把他拉走 跟他說:你上去跳完床 這床就毀了唷@@)
這天 除了插秧的活動外 還有讓大夥體驗做草仔粿
農場的阿姨先來示範該怎麼包料 看人家做好順手喔 隨意一包 就是一個完整無破洞的粿
盤子上一陀陀的是糯米球 粿的外皮就是這東西 還剎是黏手的勒 也有可能是我們的手上都沒特別抹水還是抹油的
自己做粿的好玩之處就是....隨便包啦 愛包啥形狀就包 好有趣!!! (有些也是歪七扭八 動物不像動物的)
包完粿 等放飯的時候 先來去動一動吧
這邊有些訓練體能的設備 可以讓大家來伸展一下筋骨
但可惜的是 這天飄小雨 滑不溜丟的 有點危險 就不讓這些小人去亂爬亂爬了
但還是有走走平衡繩索 這挺好玩的 大人小孩都愛玩啊!!!!
隨便的走走之後 這園區內還有小動物可以餵
這應該是這整個行程中 小朋友最愛的喔
爭先恐後的拿起樹葉樹枝的要羊羊來吃 好像只要羊羊吃了他們手上的東西 就代表得寵啦 超好玩的
頭城農場裡面 真的是不少古早物 像是這種磨米漿的石磨 已經不多見了喔
來看看芸~~好認真喔 (要是很認真的一直磨 很有減肥的效果說)
吃完農村飯之後 慢慢晃回遊客中心 後來還有去附近的酒莊參觀了一下
原本很期待有溫潤又順口的酒可以喝...
但有點失望 那兒的酒都是新酒 夭壽的咬舌啊
這次是跟學校一起來參加活動的 不過我看頭城農場這兒還有其它的DIY活動
但不知道為什麼 就覺得一切的一切 都好像少了農家那種熱情的fu 多而代之的是面對旅行團的商業氣息
嗯 有興趣的也許可以排個一天去活動活動筋骨吧!!!!!